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参与单位:得是依法注册的独立法人,业务和标准所属行业高度相关;在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具备先进且成熟的技术实力与丰富实践经验,能为标准条款、参数设定提供科学依据;有能力投入人力、经费等资源,配合完成调研、研讨等工作,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享有平等参与权。参与人员:需是参与单位在职人员,熟悉对应领域技术特性与发展趋势,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掌握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沟通和文字表达能力强;能保证充足时间,持续参与标准起草、评审等全流程工作。
  • 准备与提交申请:先调研明确标准的行业需求和可行性,再编写团体标准立项申请书,附带标准草案、可行性分析等材料,提交给对应社会团体。审核与立项公示:社会团体先初审材料完整性,再组织专家评估项目必要性和技术可行性,通过后会对外公示,公示无异议便印发正式立项文件。后续衔接启动:立项获批后,申报方需组建起草工作组,按标准化工作导则开展资料收集、文本编写工作,进入标准草案的编制阶段,为后续征求意见等环节铺路。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液化石油气》(GB 11174—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实施。
  • 从受关注标准的数量看,今年前三季度国家标准在线阅读量超过1万次的标准数量为310项、超过1000次的标准数量为4134项,其中排名第一的国家标准是《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在线阅读量为99970次,接近10万次。下载量超过1万次的标准数量为101项、超过1000次的标准数量为2805项,其中排名第一的国家标准是《安全色和安全标志》,下载量为49893次,接近5万次。
  • 技术领先性:具备该行业领域内的核心技术实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或在技术研发、生产实践中积累了成熟经验,能为标准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依据。行业代表性: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生产规模、产品质量或服务水平处于行业中上游,能代表行业主流发展方向,其意见可反映行业普遍需求。资源投入能力: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可组建专业团队参与标准起草、调研、实验验证等工作,能保障全程跟进标准制修订的各个环节。
  • 立项阶段:由相关部门、企业、科研机构等提出立项申请,提交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明确标准的制定目的、范围、主要技术内容等。标准管理委员会或相关技术委员会对提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审查,通过后列入制修订计划,正式立项.起草阶段:立项批准后,成立由提案单位、行业专家、用户代表等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依据立项要求开展调研、实验验证,编写标准草案初稿,经内部讨论修改后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 树立专业形象:通过参与标准制定,向行业和市场展示企业在技术、产品或服务上的专业性,增强客户、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抢占市场先机:将自身技术或模式纳入标准,可在行业内形成“规则制定者”的地位,尤其在新兴领域,率先参与标准编制能抢占市场话语权。整合资源优势:参编过程中可与行业头部企业、科研机构、专家合作,共享技术成果,加速自身技术迭代,甚至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 主导规则制定:深度参与标准条款的研讨与起草,将企业技术优势、产品特性转化为行业共同遵循的标准,从“被动遵守者”转变为“主动制定者”。预判市场趋势:提前获取行业技术走向、政策导向等核心信息,为企业产品研发、战略布局提供精准依据,规避盲目投入风险。提升品牌高度:“国家标准参编单位”的身份是国家层面对企业技术实力和行业地位的官方认可,是比广告更具说服力的品牌名片。
  • 11月1日起,商用电动汽车换电安全、建筑防水涂料、敏感个人信息处理、装有USB电源的插座、电热油汀、牙刷、汽车租赁服务、人民防空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将为规范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标准支撑。
  • 锁定目标标准:通过相关渠道,关注行业标准的立项公示、征求意见等通知,筛选与企业产品/技术核心相关的标准项目。评估自身资质:梳理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市场份额、行业影响力,确保具备参与标准制定的技术实力与话语权。寻找对接渠道:核心对接相关渠道,表达参与意向。
  • 提交申请:有意向的单位可根据团体发布的征集团体标准提案的通知,提交提案申请,需同时提交资料。立项评审: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汇总后,提出团体标准计划建议并报批评审。获得评审通过后并公示。成立编制组:签订合同书后,由主编单位和参编单位共同组成标准编制组,主编单位对标准技术内容和质量负总责,参编单位对所承担内容部分负责。
  • 立项阶段:相关单位提出标准制定需求,经专家评估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核后,正式列入国家标准制定计划。起草阶段:由立项单位牵头组建起草组,开展调研、实验验证,形成标准草案稿,并广泛征求行业内意见。审查阶段:组织专家对修改后的标准送审稿进行技术审查,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审查通过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 抢占行业话语权:率先制定标准可主导行业技术方向,成为领域内的“规则制定者”。提升市场竞争力:标准背书能证明产品/服务的技术先进性,帮助企业赢得客户信任,区别于同行。促进技术创新转化:将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为标准,加速创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形成商业优势。
  • 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在消费者愈发注重产品品质与专业性的时代,遵循高标准生产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团体标准往往聚焦行业前沿技术与高品质要求,企业参与团体标准制定,向外界展示其在专业领域的权威性和引领地位,能有效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当企业产品符合或高于团体标准时,这成为产品的一大亮点,在市场推广中可以此为宣传点,吸引更多客户,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法人资格:需在我国境内依法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行业相关性:与参编标准的行业领域相关,在该领域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技术实力:在相应领域有较高技术水平或综合竞争力,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等。标准制定经验:有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经验的单位优先。
<< < 12345··· > >>
公众号
立即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