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宜居城市总体要求》(GB/T 46391—2025)国家标准,于2025年10月5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系统构建宜居城市评估框架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各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评估中的宜居性提升,也为社区、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参考。
  • 注册社会团体账号:在平台进行注册,需准备团体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信息,以及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电子照片或扫描件、标准制定程序文件等材料。提交后等待审核。提交立项申请:公示结束后,登录平台填写欲申报的团体标准信息,提交团体标准项目建议书等相关材料。团体标准管理协调机构会对材料进行初审,通过初审的项目提交专家评估,评估通过的项目进行正式公告并下达立项计划。标准起草:立项后,由标准起草单位对标准相关事宜进行分析、试验和验证等,形成标准草案。
  • 符合推荐性国家标准制定需求和范围,技术内容具有先进性、引领性。由符合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标准的社会团体制定和发布。已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且实施效果良好。坚持需求导向和社会团体自愿原则,采信团体标准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与被采信团体标准技术内容原则一致。
  • 了解规则与范围:深入学习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技术规范等,明确自身业务相关的国家标准项目范畴。寻找主编单位:确定相关国家标准的牵头组织单位,也可寻求专业第三方机构协助。提交申请:按照主编单位要求,准备企业营业执照、相关资质证明、技术成果证明、参编人员信息等申请材料并提交。
  • 市场竞争层面:成为标准制定参与者,可将企业技术优势转化为行业规则,构筑竞争壁垒;标注“参编单位”能增强客户信任,助力开拓市场。技术发展层面:提前获取标准制定方向,避免研发与未来行业规范脱节;在编制过程中可与同行、专家深度交流,推动技术升级。品牌价值层面:参编经历是企业技术实力和行业地位的权威背书,能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更易获得政策、资本等资源倾斜。
  • 审查与批准:团体组织专家对送审稿进行技术审查,通过后形成报批稿,由团体的标准化管理机构或理事会批准发布。发布与实施:标准批准后,团体需公开标准文本,并可根据技术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适时组织复审,决定其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
  • •对企业:能优先将自身技术或方案融入标准,形成“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闭环,构筑竞争壁垒;同时,参与制定过程可提前了解行业政策导向,规避合规风险,增强客户信任度。•对行业:有助于统一技术参数、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的无序竞争,推动全行业技术升级和资源高效配置。•对社会:能保障产品/服务的安全、可靠与兼容性,直接惠及消费者,同时助力国家在关键领域建立自主技术体系,提升产业安全水平。
  • 1.提案与立项:标准需求者填写申请书,向相关社会团体提交,社会团体对申请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印发立项文件,并进行公示。2.标准起草:确定主要起草人员,组成起草工作组,进行资料收集、国内外状况分析、必要的调查及实验验证等工作,完成标准草案。
  • 一.单位主体资格:须在我国境内依法注册登记,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二.行业相关性与影响力:与标准所涉行业领域紧密相关,在该领域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美誉度和信誉度,其产品或服务在行业内具有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三.技术能力:在相应领域内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或综合竞争力,具备相关的技术研发能力、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能为标准制定提供技术支持,如提供先进的技术数据、案例分析等。
  • 一、单位资质方面:企业需在我国境内依法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行业相关性方面:企业应从事与所参编标准业务领域相关的产品技术开发、设计、生产及施工安装等工作,在相应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或代表性。三、技术实力方面:企业需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有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经验和条件的单位优先。
  • 一、市场竞争层面:将自身技术、工艺或产品指标纳入标准,形成“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闭环,让竞争对手在合规性上被动跟进,抢占市场先机。二、品牌价值层面:作为标准制定参与者,企业会被贴上“行业引领者”标签,在政府项目招标、合作伙伴选择及消费者信任度上获得天然优势,远超普通宣传效果。三、成本与风险层面:提前参与标准讨论可规避后期因标准更新导致的生产线改造、产品迭代等额外成本,同时能通过标准条款规避潜在的行业恶性竞争。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助老扶幼、百姓生活、制造业和能源、新兴领域、服务业等方面,将在助力人民群众健康生活、产业完善提升、生产生活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新版《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国家标准支撑落实《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在服务要求方面,增加了城市公共汽电车与城市轨道交通两网融合发展、信息化技术应用、定制化出行服务等相关要求。在运营安全方面,增加了新能源车辆设施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相关要求,强化与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载终端、驾驶区防护隔离设施相关技术标准的衔接。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智能床垫》(GB/T 46272—2025)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为智能床垫产品的智能化、功能性、安全性设立了统一标尺,为有效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10月1日起,工业机器人动态稳定性试验方法、云计算超融合系统、湿巾及类似用途产品、养老机构康复辅助器具基本配置、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共享交换等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将为规范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标准支撑。
<< < 12345··· > >>
公众号
立即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