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对企业:减少无序竞争,明确生产/服务边界,降低研发和适配成本,还能通过达标建立信任。•对行业:推动技术迭代和资源整合,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话语权。•对消费者:提供清晰的选择依据,保障权益,避免因信息差买到劣质或不适配的产品。
  • ​1.立项申请:相关单位(如企业、协会)根据行业需求提出标准制定项目建议,经主管部门审核、公示后,正式列入制定计划。2.组织起草:成立标准起草组,结合行业调研、技术数据和实践经验,编写标准草案初稿与编制说明。3.征求意见与审查:草案向全行业公开征求意见,修改后形成送审稿,再由专家委员会进行技术审查和投票。4.批准与发布:审查通过的标准报主管部门批准,编号后以官方公告形式发布。
  • 1.立项:由相关单位提出制定或修订标准的建议,经专家评估和审批后,正式列入年度计划。2.起草:成立起草工作组,根据要求编写标准草案稿。3.征求意见:将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也会定向征求相关方意见。4.审查:组织专家对修改完善后的送审稿进行技术审查,确保科学性和适用性。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该标准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修订,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对教室采光和照明提出了卫生要求。本次修订新增多项关键指标要求,包括采光均匀度、冬至日满窗日照时间、玻璃颜色透射指数和可见光透射比、书写板照明灯具控制装置、视网膜蓝光危害限值、波动深度、闪变指数、频闪效应可视度。同时更新标准适用范围,并对采光方向、采光系数、窗地面积比、眩光控制、教室各表面反射比、照明色温和显色指数、照明功率密度以及采光照明测量方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 前期准备:明确参与团体标准编制的目标,选择在行业内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社会团体,并组建由技术专家、标准专员、法务人员等构成的标准起草小组。同时,开展充分的市场调研,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分析行业现状、市场趋势以及客户需求,确保技术资料完备。
  • 团体标准和国家标准的核心区别在于制定主体与适用范围:国家标准由国家机构制定,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执行或推荐;团体标准由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制定,仅在团体成员内部自愿采用。
  • 立项申报:相关单位填写项目申请书,向社会团体的团体标准领导小组申报立项,申报内容包括标准名称、内容、覆盖范围、主要参与企业市场份额及相关标准情况等。核准和批复:社会团体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组织专家评估其必要性、可行性等,通过后发文立项。起草:立项后组建编制组,编写标准正文,明确术语定义、技术指标、试验方法等,同时形成编制说明,确保标准内容“可量化、可执行”。
  • •抢占市场先机:提前了解标准走向,避免产品迭代与未来标准冲突,优先获得市场准入优势。•链接优质资源: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可与行业龙头、科研机构直接合作,获取技术、人才等稀缺资源。
  • 对行业:避免“低水平重复竞争”,比如统一产品核心参数后,企业无需在基础指标上内耗,可集中精力研发创新;同时为新兴技术设定应用门槛,减少技术风险,加速行业整体升级。对企业:降低合作与生产成本,此外,符合标准的产品更易获得市场信任,帮助企业拓展客户。对消费者/用户:提供“质量标尺”,避免因信息差买到劣质产品;同时统一服务或接口标准,提升使用便利性,保障合法权益。
  • 专家审查:参与送审稿的专家审查会,答辩标准条款的合理性,根据审查意见完善形成报批稿。投票表决:在团体标准制定机构的会员(或理事)单位中投票,获通过后正式报批。发布实施:标准由团体组织正式发布,企业可参与标准宣贯,推动行业应用,同时将标准融入自身生产经营。
  • 根据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开的数据,2025年9月,团标平台新增注册社会团体3家,其中包括2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和1家地方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新公开1876项团体标准。受2024年国家标准委印发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不鼓励省级以下地方性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的政策影响,2025年以来新公开团体标准数量较2024年大幅下降,9月环比减少28%。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宜居城市总体要求》(GB/T 46391—2025)国家标准,于2025年10月5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系统构建宜居城市评估框架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各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评估中的宜居性提升,也为社区、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参考。
  • 注册社会团体账号:在平台进行注册,需准备团体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信息,以及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电子照片或扫描件、标准制定程序文件等材料。提交后等待审核。提交立项申请:公示结束后,登录平台填写欲申报的团体标准信息,提交团体标准项目建议书等相关材料。团体标准管理协调机构会对材料进行初审,通过初审的项目提交专家评估,评估通过的项目进行正式公告并下达立项计划。标准起草:立项后,由标准起草单位对标准相关事宜进行分析、试验和验证等,形成标准草案。
  • 符合推荐性国家标准制定需求和范围,技术内容具有先进性、引领性。由符合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标准的社会团体制定和发布。已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且实施效果良好。坚持需求导向和社会团体自愿原则,采信团体标准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与被采信团体标准技术内容原则一致。
  • 了解规则与范围:深入学习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技术规范等,明确自身业务相关的国家标准项目范畴。寻找主编单位:确定相关国家标准的牵头组织单位,也可寻求专业第三方机构协助。提交申请:按照主编单位要求,准备企业营业执照、相关资质证明、技术成果证明、参编人员信息等申请材料并提交。
<< < ···23456··· > >>
公众号
立即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