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审查:标准起草单位在完成意见处理后形成送审稿,提交至社会团体,由其组织审查,审查方式包括会审、函审等,通过审查后,需按照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报批稿。
  • 由相关单位提出团体标准制定需求,明确标准的范围、目的和必要性。 牵头单位向团体标准组织提交立项申请,说明标准的适用领域、拟解决的问题、预期效益等。组织方对申请进行审核,包括可行性论证、是否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等,通过后正式立项。
  • 参与标准制定能直接参与行业规则的构建,体现自身在领域内的技术实力和专业话语权,增强在行业内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可作为行业内的“规则制定者”之一,更容易获得同行、客户及合作伙伴的信任。
  •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修订发布《家用防灾应急包》国家标准(GB/T 36750—2025),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旨在防御与减轻突发灾害事件影响,科学合理地配置个人、家庭应急救助用品,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支持遇险者尽快脱险。
  • 增强市场竞争力:团体标准往往反映行业前沿技术和优质实践,参编企业可率先掌握标准要求,提前布局技术和产品升级,形成差异化优势,提升市场认可度。
  • 备案:有关主管部门需要自行业标准批准发布之日起,且在该标准实施日期前,通过平台等方式向主管部门提交备案材料。
  • 在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加速融合的关键阶段,绿色智能计算产业正成为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为推动湖南省“三位一体”绿色智能计算产业顶层设计体系落地见效,凝聚产业发展合力,2025年8月14日,由湖南省软件行业协会主办,长沙信息产业片区管理办公室营商环境工作部、湖南湘江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推进办公室、长沙软件园有限公司、湖南省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支行协办的“2025年湖南省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发展政策宣贯培训”在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成功举办。省内外重点科研院所、产业园区、头部企业及产业联盟代表共百余人参会,共同解码政策红利、共探产业升级路径。
  • 立项:相关单位根据行业需求填写立项申请表,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交,主管部门需组织核查,对于已有推荐性国家标准或相关标准立项计划的情况,将不予立项。
  • 推动技术创新:相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制定周期更灵活,能更快响应市场和技术发展需求,鼓励企业等主体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推动技术推广和应用。
  • 规范行业秩序:团体标准能针对行业内的共性问题制定统一规范,减少无序竞争,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尤其适用于新兴领域或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场景。
  • 开展调查研究:起草小组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国内外标准、技术文献、行业数据等,进行国内外状况分析,开展必要的调查和实验验证工作。
  • 彰显技术实力:参编身份是官方对其在领域内技术水平、实践经验的认可,可增强客户、合作伙伴的信任度。获得话语权:能直接参与技术指标、要求的制定,将自身观点和行业洞察融入标准,影响行业发展方向,避免被动适应他人制定的规则。
  • 国家标准:由有关主管部门制定批准发布。行业标准:由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并报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行业标准:由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并报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
  • 团体标准是指由社会团体按照自己确立的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并由社会自愿采用的标准。
  • 团队构成应涵盖行业内的技术专家、生产企业代表、用户代表、检测机构人员等,确保多方视角,兼顾科学性、实践性和公正性。
<< < ···678910··· > >>
公众号
立即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